首页>>教学资讯 教学资讯

校企双师协同破局 ——记一节课程改革范式课

发布时间:2025-10-12   浏览次数:0

      近日,我系物流管理专业《物流信息技术应用》课程以电子数据交换技术(EDI)为教学核心,创新采用“专职教师+企业工程师”双师授课模式,通过“理论精讲+仿真实操”的立体化教学设计,打破传统课堂“重理论、轻实践”的局限,在课程改革中实现“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思政引领、职业赋能”四重目标,为物流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。

1760417589057037437.jpg

      一、瞄准行业痛点,锚定“供需对接”
      以往EDI技术项目多以书本讲授为主,学生对“EDI工作流程”“数据格式转换”等核心内容的理解停留在概念层面,面对企业实际操作中的“报文错误排查”“跨角色协同”等场景时往往“手足无措”。
      为破解“课堂与职场脱节”的痛点,本次教学联合企业工程师启动课程改革,明确以“岗位需求”为导向,重构教学内容与模式:一方面保留EDI基础理论、标准体系等核心知识模块,确保学生掌握技术原理;另一方面引入企业真实业务场景与虚拟仿真工具,让学生在“沉浸式操作”中锤炼岗位能力,同步融入行业合规要求与思政元素,实现“学用结合、德技并修”。

      二、双师协同授课,构建“三维育人”
      此次EDI技术专题教学中,校企教师分工协作、优势互补,打造“理论—讨论—实操—反思”的闭环教学链:
      (一)专职教师掌舵“知识与思政”:专职教师系统讲解EDI的概念、工作流程等知识要点,并引入“我国EDI标准从2000年自主占比不足10%到2023年覆盖率85%”的对比数据,引发学生对“技术自立、国际话语权”的热烈讨论;“数据格式错误导致货物滞留”的案例分析,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“如何排查EDI转换问题”,将“解决实际问题”的能力目标落到实处。同时,通过“EDI操作中的合规与诚信”主题讨论,教师进一步强化学生“数据不造假、传输不泄露、对接不隐瞒”的职业底线,融入信息安全与商业诚信素养培养。
      (二)企业教师领航“实操与素养”:企业工程师携带自主研发的“跨境铁路物流EDI虚拟仿真系统”走进课堂,将“中欧班列(重庆—杜伊斯堡)电子产品运输”作为实操场景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,在系统中完成订单录入、跨角色协同审核等全流程操作,真实还原企业岗位中的“时效把控”“责任闭环”要求,让学生在实操中理解“合规守标”的职业价值。
      (三)学生反馈热烈,改革成效初显
      课堂上的热烈氛围从理论讨论延续到实操环节,更在课后持续发酵。课上学生提问特别积极,还会主动联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完全不像传统课堂里被动听课的状态。课后,学生仍舍不得离开座位,围着仿真系统反复演练不同故障的解决方法,拿着笔记本向校企教师请教,学生还自发约定课后一起研究拓展案例。学生在本次课堂中展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协同意识超出预期,这种“学校打基础、企业练技能”的模式,能让人才培养更贴近行业实际需求,为企业节省后续培训成本。

1760417530182097480.jpg

      此次EDI专题课程改革的探索,是推进物流专业“产教融合、思政育人”的起点。未来,我系将持续以课程改革为抓手,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科教融汇,让课堂更贴近产业、让学生更适应职场、让教育更赋能社会,为国家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和“一带一路”物流通道建设,源源不断输送“懂技术、会操作、有担当、能创新”的高素质物流人才,在新时代物流教育改革的道路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。

版权所有 2020-2030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—经济管理系 地址:石家庄市学府路41号
邮编:050000 电话:0311-88621112

技术支持:载驰科技